印度远程高超声速武器测试浅析

发布时间: 2024-12-31 作者: 新闻中心
新品:印度远程高超声速武器测试浅析

46技术硬,93不要命!

  2024年11月16日,印度宣布自研的一款远程高超声速导弹首次试射取得了成功,印媒对此纷纷宣称印度已迈入全球高超声速武器精英俱乐部。本文综合开源信息,对其此次试射的导弹技术水平及未来可能的应用做简单分析。

  2024年11月16日,印度宣称成功进行了一次远程高超声速导弹飞行试验。根据印度国防部长拉杰纳特·辛格(Rajnath Singh)的声明,这次“历史性”发射是11月16日在奥里萨邦(Odisha)海岸附近的阿卜杜勒·卡拉姆博士岛(Dr.APJ Abdul Kalam Island)进行的。一张照片显示它是通过移动发射器来测试的。根据政府声明,该弹由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和印度工业界开发生产,可以为印度武装部队的所有军种携带各种有效载荷,射程超过1500公里。

  印媒称,在此次测试中,所有子系统均按预期运行并满足了主要任务目标,并补充说导弹性能由ITR在不同地点部署的雷达、光电跟踪系统和遥测等多个距离传感器进行监测确保飞行路径的完整覆盖。该导弹展示了其在不同高度和速度飞行时执行各种机动的能力。并且,该导弹还配备了先进的航空电子设备和软件,以确保更好、更可靠的性能。

  对于怎么样看待印度此次试验,许多专家仍持怀疑态度。问题的关键仍然是测试实际显示了什么,因为行业内对高超声速武器的能力有非常不同的看法。

  首先,导弹鼻锥上的“飞饼”是一种非正常现象,应该不是该弹的技术特征。印度此次试射的高超声速导弹,是在一辆发射车上进行发射,采用冷发射方式,导弹并不在发射管内点火,而是利用压缩空气将导弹推出发射管后,再由导弹再外部点火。这个圆盘只是发射筒的盖子。它本应在发射时破裂,只是事实并非如此。当导弹达到速度时,它就被卡在鼻锥中并仅能寄希望于空气动力而破裂。这是发射方面的技术瑕疵,虽不可取,但可以解决。

  其次争议在是不是满足所谓的高超声速导弹。印度此次试验的这种特殊的导弹很可能仅具有所谓“高超声速飞行”的几个特征,因为按照广义的定义,只要飞行速度超过5马赫的导弹都能被称为高超声速导弹,而由火箭助推器为导弹提供5马赫的飞行速度则没有太大难度。高超声速有多种滑翔飞行器构造,DRDO选择了相对而言最简单的一种,既没有采用这类导弹传统的乘波体与双锥体设计,也没有掌握应用超燃冲压发动机或亚燃冲压发动机技术,所以很难说掌握了远程高超声速导弹发射能力。其他更高级的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如美国的几种高超声速飞行器,它们能更有效地产生升力,但更难控制,此外,它们还需要整流罩用于助推阶段。目前尚不能确定印度此次试验的导弹在助推期间或重返大气层后是否有动力,这种类似防空导弹弹翼的设计在机动阶段能够有咋样的表现,也无法确定。

  此外,高超声速飞行器在高空以超高速度运动时面临着多个技术难题,如热防护问题、等离子体鞘套包围下的通讯和定位导航问题、飞行器姿态控制问题等。

  因此,随着这次试射,还无法确定的认为印度获得了成熟可用的高超声速导弹技术。能够确定的是,可以认为这是一枚两级助推后达到5马赫以上的高超声速制导滑翔飞行器,处于试验探索阶段,性能和技术还远远达不到当前世界领先水平。

  根据发射装置采用移动发射车判断,此类导弹应是以陆基机动对地或陆基机动对海作战为目的。根据图片对比,此次测试的导弹大概率是DRDO此前的LR-AShM远程反舰弹道导弹项目。LR-AShM是DRDO正在研发的一种反舰弹道导弹,原设计中其总长度约13米,弹头重量350千克,最大射程2500~3000公里,这次很可能是LR-AShM项目缩短射程后的一次试射。

  LR-AShM项目具有模块化特征,目前美国和俄罗斯都存在这种三军通用的高超声速武器设计,虽然目前来看印度这种独特的非主流弹型不利于高超声速飞行,但也代表了印度对高超声速武器的自主探索路线获得了良好的开端。如果在后续的测试中进一步获得进展,可能会继续发展出由航空兵发射的机载型和由舰船发射的舰载型。

  2006年1月,ISRO在维克拉姆航天中心完成了超燃冲压发动机的设计,并开始在风洞中进行地面测试,ISRO表示发动机在6马赫速度下维持了7秒的稳定燃烧。其超燃冲压发动机研究是其二级入轨空天飞机的预研项目。

  2010年3月,ISRO从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发射3吨重的ATV-D01探空火箭,火箭携带超燃冲压发动机升空进行了实际飞行试验,飞行试验中超燃冲压发动机在6马赫左右工作约7秒。是一个关键里程碑。

  2016年5月,印度进行了HEX-01试验,使用单级固体火箭将“复用运载器技术验证”(RLV-TD)飞行器从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发射升空,飞行器达到65公里高度和6马赫以上速度,在高超声速下对热防护系统、导航制导控制管理系统进行了验证。

  印度早已开始发展高超声速武器,2004年,印度完成了“高超声速技术”(HSTDV)项目的外形和气动设计。

  2008年,DRDO主任萨拉斯瓦特表示,印度正在积极推动HSTDV项目的研究,试图通过验证高超声速气动和动力技术,为未来远程高超声速导弹以及廉价航天发射铺平道路。据传以色列和英国为HSTDV项目提供了风洞测试帮助,在以色列风洞中进行了六分之一尺寸的模型试验,俄罗斯也为高超声速技术尤其是推进系统提供了关键的帮助。

  2012年,DRDO在柏林航展公开展示了HSTDV的模型,这种高超声速试验飞行器模型拥有一对短翼面和一对垂直尾翼,最明显的标志是3.7米长的矩形进气道,机身底部、机翼和尾部表皮使用耐热的钛合金,而背风面使用铝合金,超燃冲压发动机进气道使用铌合金和镍铬合金。

  2019年6月,DRDO使用烈火-1导弹的固体火箭发动机,顶置HSTDV试验飞行器进行了第一次飞行试验。当烈火-1导弹发射升空达到预定的高度和速度后,HSTDV飞行器分离并进行6马赫速度下的点火燃烧试验。试验仅部分成功,原因可能是由于超重等因素导致烈火-1导弹没能加速到预定速度。

  2020年9月7日,印度成功进行了“高超声速试验验证飞行器”(HSTDV)飞行测试,超燃冲压发动机成功点火并持续工作20秒钟以上,速度达到6马赫。HSTDV此次飞行测试已达到其试验目的,初步验证了热防护技术、超燃冲压发动机技术、控制技术,从HSTDV的外观来看,其和“布拉莫斯”-II的气动布局有很大不同。可能在HSTDV上的自主化成分较多。

  HSTDV的发展离不开地面试验设施,尤其是高超声速风洞。2020年12月19日,DRDO在海得拉巴启用了一个高超声速风洞,能够模拟5到12马赫的气流。

  除了HSTDV项目,印度还在与俄罗斯合作开发飞行速度7Ma的高超声速巡航导弹“布拉莫斯”II,2013年印度航展上,印度展出“布拉莫斯”II导弹的缩比模型,证明它是一种固体火箭助推,乘波体气动外形设计的吸气式高超声速巡航导弹。“布拉莫斯”II与俄罗斯“锆石”导弹技术指标相似,由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和俄罗斯机械制造工艺科学生产联合体(NPO Mashinostroyenia,原切洛梅设计局)联合研制。目前俄罗斯自己的“锆石”导弹已经正式装备部队并投入实战,因此或可认为印度在这方面也即将获得有关技术支持。

  具有高超声速和高机动能力的导弹应该被视为一项严重威胁,但当前部分国家对其高超声速技术能力多有炒作。虽然目前印度测试的这枚导弹还无法达到一定的要求,但是它显然符合高速机动导弹这一大趋势,凸显了印度在全球日益关注高超声速武器技术的情况下,正在努力生产先进武器的举措。印度在高超声速领域的发展需要我们来关注,我国应当加强对高超声速武器的防御能力建设,尤其是海上作战防御能力方面,以防患于未然。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高端装备产业研究中心,原作者太阳谷。文章的主要内容系原作者本人观点,本公众号编译/转载仅为分享、传达不同观点,如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我们!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IITE)成立于1985年11月,是隶属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主要职能是研究我们国家的经济、科技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跟踪和分析世界科学技术、经济发展形态趋势,为中央和有关部委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全球技术地图”为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官方微信账号,致力于向公众传递前沿技术资讯和科学技术创新洞见。

  这就是人间不公!731部队细菌战犯逃回日本后,很多人在医院、学校等公立机构担任要职

  731部队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下令组建的细菌战秘密部队之一。1931年到1945年期间,731部队进行骇人听闻的人体实验和细菌战等,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数千名中国、苏联、朝鲜战俘和中国平民被用于人体细菌和毒气实验。

  近日,公安机关破获涉窃听窃照等违法犯罪系列案件。北京晚报记者看出,涉案人员张某(网络站点平台账号:“影子不会说谎”)曾与多起打击摄像头事件相关,如“石家庄民宿酒店摄像头遭围堵”“妇幼保健院一房间内有摄像头”等。

  成都武侯区法院解读“女子遭家暴16次”案:为何没定性为故意杀人,为何不能判死刑

  (原题为《关于被告人贺某阳故意伤害、虐待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的说明》)来源:武侯法院微信公众号(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由于花青素、生物类黄酮等含量尤为突出,车厘子堪称一座营养宝库,也被称为“水果红宝石”。最近,关于车厘子的话题引发了市民的关注。眼下,随着海运车厘子的增多,价格比起刚上市时降幅超过50%,同时车厘子的销量见长。

  “羽绒服一天一个价”“羽绒服为什么割不动年轻人了”“羽绒服敢卖199赌的就是你不懂”……连日来,羽绒服涨价及相关质量话题多次冲上热搜,成为大众关心的热门议题。

  12月30日,有网友吐槽广州花地湾地铁站新装修的进出站口外观像棺材,引发关注。当日,广州地铁集团宣传部门工作人员回应奔流新闻记者采访时称,目前尚未装修完成,设计灵感来源于木棉花花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