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西江赋独归

发布时间: 2024-04-14 作者: 火狐在线观看

  【西江】珠江骨干。上源南盘江出云南东部,在黔、桂鸿沟与北盘江集合后称红水河。在广西境内与柳江集合后称黔江,与郁江集合后称浔江。在梧州与桂江集合后入广东,始称西江。干流经磨刀门入南海。长2210千米。内河航运兴旺。

  又《韻補》叶雌人切,請平聲。《劉劭趙都賦》宮妾盈兮數百,门客過兮三千。越信孟之體,慕姬旦之懿仁。

  《廣韻》良已切《集韻》兩耳切《正韻》良以切,法志》在壄曰廬,在邑曰里。《風俗通》五家爲軌,十軌爲里。里者,止也,五十家共居止也。

  又地名。《左傳·宣三年》子臧开罪而出,誘子華而殺之南里。《註》南里,鄭地。

  又古夫稱妻曰鄕里。《南史·張彪傳》我不忍令鄕里落它處。《沈約·山隂柳家女詩》還家問鄕里,詎堪持作夫。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里爲式,然後能够傳衆方。《註》里,讀爲已,聲之誤也。《釋文》里,音以。

  〔古文〕音粞。《類篇》金方也。《說文》鳥在巢上也。日在西方而鳥栖,故因以爲東西之西篆。文作㢴,象形也。《前漢·律歷志》少隂者西方,西遷也。隂氣遷落物,於時爲秋。《尚書·大傳》西方者何,鮮方也。或曰鮮方,訊訊之方也。訊者,訊人之貌。

  又《篇海》蘇前切,音先。《前漢·郊祀歌》象載瑜,白集西,食甘露,飮榮泉。《後漢·趙壹傳·窮鳥賦》幸賴大賢,我矜我憐。昔濟我南,今振我西。

  又《韻補》斯人切,叶音辛。《王延壽·魯靈光殿賦》醴騰湧於隂溝,甘露被宇而下臻。朱桂黝鯈於南北,芝蘭阿那於東西。

  又《廣韻》大篆作。○按《玉篇》等書西字另一部。今从《字彙》《正字通》附入襾部。

  《唐韻》《集韻》《韻會》古雙切,音杠。水名。《風俗通·山澤篇》江者,貢也。出珍物,可貢獻也。《釋名》江,共也。小江流入其间,所公共也。《說文》水出蜀湔氏徼外岷山,入海。《書·禹貢》岷山導江。《家語》夫江始於岷山,其源能够濫觴。及其至江津也,不舫舟,不避風雨,不能够涉。

  又《書·禹貢》三江旣入。《韋昭國語註》吳松江,錢塘江,浦陽江。《郭璞·山海經註》岷山,大江水所出。崍山,南江水所出。崌山,北江水所出。南江,北江,皆東流注於大江。《庾闡·揚都賦註》松江,東北行七十里得三江口,東北入海爲婁江,東南入海爲東江,幷松江爲三。《前漢·地舆志註》三江,謂北江、中江、南江。

  又九江,在荆州。《書·禹貢》九江孔殷。《正義》江以南,水無巨细,俗人皆呼爲江。

  又州名。春秋時爲吳楚地,秦爲九江郡,晉爲潯陽郡,卽古江州。《地舆通釋》漢九江郡,本在江北,当今所謂江州者,實武昌郡之柴桑縣。後以江北之潯陽幷柴桑而立郡,又自江北徙治江南,以故江南得有潯陽之名。後又因潯陽而攺爲江州,實非古江州地也。

  又《韻補》叶古紅切,音公。《楚辭·九章》將運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去終古之所居兮,今逍遙而來東。今滇語呼江爲公。

  《唐韻》《集韻》《韻會》法志》畿方千里有稅有賦,稅以足食,賦以足兵。《註》賦,謂發賦斂財也。

  又《韻會》稟受也,給與也。《禮·中庸》天命之謂性。《註》性者,人所稟受。《朱傳》氣以成形,而理亦賦焉。

  又貢士曰賦。《前漢·鼂錯傳》乃以臣錯充賦。《註》如淳曰:猶言備數也。臣瓚曰:云如賦調也。

  《唐韻》《集韻》《韻會》徒谷切《正韻》杜谷切,。从犬蜀聲。羊爲羣,犬爲獨也。

  又獸名。《埤雅》顏從曰:獨一叫而猨散,鼉一鳴而龜伏。或曰鼉鳴夜,獨叫曉。獨,猨類也。似猨而大,食猨。今俗謂之獨猨。蓋猨性羣,獨性特,猨鳴三,獨叫一,是以謂之獨也。

  又《廣韻》單獨。《詩·小雅》哀此惸獨。《傳》獨,單也。《又》念我獨兮。《爾雅·釋山》獨者蜀。《疏》蟲之孤獨者名蜀,是以山之孤獨者亦名曰蜀也。《揚子·方言》一蜀也。南楚謂之獨。

  又《禮·祭義》爸爸妈妈全而生之,予全而歸之。《孟子》久假而不歸。皆還復之義。

  又《春秋·隱元年》歸惠公仲子之賵。《杜註》歸者,不反之辭。《桓七年》突歸于鄭。《穀梁傳》歸,易辭也。

  又歸附也。《穀梁傳·莊二年》王者,民之所歸往也。《詩·大雅》豈弟正人,民之攸歸。

  又《穀梁傳·隱二年》婦人謂嫁曰歸,反曰來歸。《註》嫁而曰歸,明外屬也。反曰來歸,明從外至也。《左傳·莊二十七年》凡諸侯之女歸寧曰來,出曰來歸。夫人歸寧曰如某,出曰歸于某。

  又道家有八歸。《參同契》九還、七返、八歸、六居。《註》八歸者,天三生木,地多半汞,戊己一合,木汞之眞,歸煉鼎中,故曰八歸。

  又歸藏,黃帝《易》名。一曰殷《易》。《周禮·春官》大卜掌三《易》之灋,二曰歸藏。《註》歸藏者,萬物莫不歸而藏之于中。此《易》以純坤爲首,故名。

  又州名。《廣韻》本春秋夔子國,武德初,割夔州之秭歸巴東二縣,置州,取歸國爲名也。《廣輿記》今屬荆州府。

  又歸邪,星氣名。《前漢·地理志》如星非星,如雲非雲,名曰歸邪。歸邪出,必有歸國者,邪音虵。

  又《集韻》求位切,音匱。同饋。《說文》餉也。亦讀如字。義見上。籀省作㱕。漢作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