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行龘龘,前程朤朤。”随着龙年的脚步慢慢的接近,一句充满诗意的祝福语正在逐渐流行开来。
“龘”(音dá)是一个会意字,它的形象代表了龙的三倍叠加,用于形容龙飞翔时迅速而强劲的样子,象征着力量、活力和速度。“朤”(音lǎng)由四个“月”组成,代表着光明、清晰,常常被用来描绘前途的光明、广阔和辉煌。
这句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祝福语,营造了一种积极向上、向前的氛围,既富有诗意又具有深刻寓意。
受雨雪冰冻天气影响,今年许多人的春运旅途走得并不顺畅,但路途再艰辛,也阻挡不了中国人回家过年的热望。“过年”之所以让我们心心念念,正是因为它根植于传统,既是辞旧迎新、阖家团圆的仪式,又是春归大地、岁月可期的象征。
1月18日,四川省阆中市阆中古城,民间艺人和文艺工作者在表演节目欢度腊八节,喜迎农历新年。新华社 资料图
一年之计在于春。中国先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发现了四季循环的特点,从而把“年”作为一年春夏秋冬四季的统称,而春天是万物复萌的起点,所以就有了春节。
立春过后,天气转暖、雨水渐多,农作物开始返青,也代表了人们祈福丰收的愿景。春节俗称“年节”,是象征团圆、兴旺和对未来寄托新希望的佳节。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蕴含着民间传统文化的精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和思想精华。习指出:“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
万家团圆、共享天伦,走亲访友、共祝美好,贯穿其中的是浓浓的亲情、乡情和生命的乐观主义情怀,这是春节最底层的“文化基因”。春节历经漫长而复杂的时空演变,已沉淀在炎黄子孙的血液之中。
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民族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之所以能绵延至今并且不断返本开新,见证的正是文化根脉的赓续传承之力。时移世易,春节的形式固然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仪式背后所蕴含的喜庆团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却是永恒的主题。
春节也是全球华人最重要的节日。在海外,一些地方将春节习惯称为“中国年”。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华人文化逐渐在世界各地普及,春节影响力日渐扩大,成为不同族裔共同的嘉年华,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把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
每年春节,许多国家政要都习惯于用汉语道一声“恭喜发财”,向中国人和当地华人致以春节问候。在各地春节“走街”的花车行列里,也越来越多地看到其他族裔欢天喜地“凑热闹”的身影。联合国秘书长每年都会在春节发表贺词,向中国及所有庆祝春节(农历新年)的各国人民致以节日祝福。
春节是一种具有包容性与亲和力的中国文化,它蕴含的和谐、团圆、欢乐等美好寓意超越了国界,其所承载的家庭和睦、社会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全人类共同价值易于被海外民众接受。弘扬春节文化,不仅对华人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对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加强不同民族间的交流和理解,促进人类的和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既是中国硬实力使然,也彰显中华文明的软实力,标志着“中国年”从此升格为“地球节”。
2024年2月3日,广州,2024年番禺宝墨园新春岭南醒狮民俗文化节开幕,岭南龙狮表演。视觉中国 图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不可否认,伴随着现代化、城市化和全球化进程,国人过年的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一些传统年俗的式微甚至消失,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这样的情形下,一些人发出“年味儿淡了”“越来越没有年味”之类的感叹。对此,必须一分为二、客观理性看待。
农耕时代,物质匮乏,手头拮据,大多数人平时只够温饱,又忙又累的没有什么休闲娱乐,好吃的、好穿的、好玩的,都要等到过年才可以享受,一到腊月就开始忙碌,蒸馒头、炸丸子、炒花生、包饺子、插花、写春联……过年的味道当然显得特别浓郁。
而今物质丰富了,这些东西日常已经基本拥有,年味也就显得“淡”了。如果非要说是谁稀释冲淡了年味,那也是经济和科技的进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但与此同时,一些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年俗已经形成,比如观看春晚,微信发红包,利用春节假期外出旅游,等等。新旧年俗交融的过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蕴含着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精神的传统年俗也同样滋润着神州大地,真正被淡忘的只是那些烙有贫困、短缺痕迹的记忆,或落后保守的习俗。
习指出: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加强对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年味儿“变淡”或许多虑了,但传统年俗如何做好“现代相遇”,却值得好好做文章。
今年上海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邬斌提交了一份《关于进一步引导青年坚定文化自信过好中国传统节日的建议》。邬斌表示,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生活在城市的青年缺乏节日参与度、仪式感和体验感,需要为民间传统文化创新赋能,利用现代传播手段加大传统节日宣传力度,贴合年轻人社交特点和消费特点组织活动,让传统节日“活”起来、“潮”起来、“火”起来。
我们欣喜地看到,今年春节期间,上海主打“乐游上海过大年——一路繁花、全城寻龙”主题,突出“都市型、综合性、国际化”城市特色,围绕看美展、观文博、赏好剧、听歌会、来海考、享美育、逛景区、品美食八大板块,推出200余项上海假日文旅臻选特别推荐,营造具有大都市特点的中国年味。
“突出都市型,让文博美展成为春节首选;突出文化味,让全城寻龙成为打卡必选;彰显国际范,让外国人中国人同过中国年。”一系列活动安排,可谓既传统又现代、既“中国”又“世界”。
2024年1月28日,江苏泰州,兴化市千垛镇荡朱村,村民在制作年糕。视觉中国 图
卯兔追冬去,辰龙报春来。伴随着对龙年的美好期盼,“乐游上海过大年”新春系列活动如火如荼,申城大街小巷张灯结彩,氤氲着浓浓的年味。
类似的场景,也出现在广袤中国的天南地北、城市乡村。兔年即将过去,龙年即将来临,人们忙着逛花市、赏花灯、赶大集、置办年货……虽然各地民俗不同、仪式各异,但浓郁的中国年味却是共同的。
民俗不仅传承民间传统文化,也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生活方式、文化观念。伴随着时代发展、技术进步、观念改变,民俗也在不断变化发展。作为民俗重头戏的年俗,更不是静止和一成不变的,映射着人们日常生活交往习惯的变迁。
2024年是甲辰龙年。从上古图腾到吉祥瑞符,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龙逐渐演变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与文化符号,“龙的传人”对龙年总会多一份特别的期待。
这是一个象征力量、智慧和好运的年份。“龙行龘龘,前程朤朤”,不仅展现了我们对民间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也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和祝福。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愿我们在新的一年里,都能够像龙一样,以矫健的身姿翻山越海,勇往直前,创造属于自身个人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