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暑期,平塘县塘泥村的“天硐”吸引了不少全国各地的研学团队,探索地质的奥秘。
这段时间,来自北京、天津、上海的研学团队,穿着探洞服正做着探洞前的准备。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洞穴探秘活动,我希望看到一些比较有趣,比较好玩的石头和洞穴生物,希望比较刺激吧!”四川游客陈司豪满怀期待地说。
“我们需要大家一起来完成洞穴观察记录表,这次我们会在洞穴里面发现什么,包括钟乳石、洞穴生物……”
正在给研学团队讲解的是此次探洞的教练刘盛鑫,之前他是一名探洞爱好者,而如今他凭借丰富的探洞经验被聘为塘泥村“金牌导游”。
“在我们整个洞穴探险当中,我们会让孩子们亲身经历到他平时所到达不了的地方,让他去感受石钟乳的形成和整个洞穴里面所有的沉积物景观,同时也让他们深刻感受到贵州喀斯特地貌下我们可以感觉到的不同的沉积物的类型。”刘盛鑫如是说。
塘泥村“天硐”属于典型的喀斯特溶洞,洞口朝南,洞内石幔、石花、云盆比比皆是,形态各异,异常壮观。
来自北京的游客王铭浩和记者说:“参与这次活动,我知道了一些我之前在城市里没看见的事物和了解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知道了水和石灰岩反应会形成石钟乳,上面的叫石钟乳,地上的叫钟乳石,我还看到了一些昆虫,比如说尺蛾,我认为这个溶洞里的东西特别神奇。”
自从“天硐”被发现后,为让探洞爱好者感受“探洞”神秘体验,知道更多喀斯特地貌自然知识,2018年,塘泥村对“天硐”进行了旅游开发,这一模式立刻引起了以亲子游为主的旅行团队的关注,先后有贵阳、上海、南京等旅游团队与塘泥村签订旅游订单。
平塘县塘边镇塘泥村村委会副主任杨光金介绍:“通过与北京、南京、杭州、天津、贵阳等旅行团与洞穴协会的合作,我们今年上半年就接待了1000人左右。其中,夏令营亲子教育团一天就接待了200人左右,统计7-8月份接待100个团2000人,暑期订单已经排到了8月26日了。”
随着慢慢的变多的人关注塘泥村,当地的群众看到了发展乡村旅游的希望,经过村两委与贵州洞穴协会的策划,除了探洞外,又新增徒步穿越、打糍粑、篝火晚会等内容,丰富旅游业态。
来自天津的游客汪丹丹第一次参与洞穴探险,他觉得洞穴探险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我觉得这次研学,它跟以前有很大的不同,它不是通过灌输知识去记忆知识,它是通过亲身的体验、亲身地去体会,孩子去看、去摸、去感受,就这几天,比在学校、比课堂那些传授的知识,他会获得更多,我觉得这种研学对孩子的能力提升很有帮助。”
“我们希望把贵州独特的喀斯特山水以及多彩的少数民族的民间传统文化传递给来自一线城市的小朋友们,让他们可以了解我们多彩贵州,同时也能够让我们平塘本地的小朋友和这些一线城市的小朋友有更深的学习和交互,在这样一个城市与乡村的融合过程中,通过我们的一些户外项目和传统的民俗体验,既可以让我们的孩子一同成长,也可以磨炼到他们的一些意志品质,感受到我们原始的乡村生活,我觉得这是一种最好的自然课堂。”贵州天硐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宋原乔说道。
现在的塘泥村,由当地村民组建了三支八音弹唱乐队,聘请当地群众负责游客探洞安全和向导等工作,部分村民开设农家乐或者筹备篝火晚会等,带动了就业,增加了收入,直接带动了80多户群众致富。
“自从2018年3月以来,我们前后接待300批次探险团,每次平均费用是2万元,包括吃、住、安全等服务,每年均增收110万元左右,能够为村集体经济创收近2、3万元左右。今年虽受到疫情影响,但我们已接待了80个团队、1600人次,预计今年创收120万元,通过研学游,真正地让我们的群众吃上旅游饭,分享到旅游‘红利’。”谈起旅游发展带来的好处杨光金这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