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员中心副总设计师:洞穴训练怎么练

发布时间: 2024-05-24 作者: 汽车赛车服饰

  新华社北京7月27日电题:中国航天员中心副总设计师:洞穴训练怎么练新华社记者、李国利、饶力文中国航天员中心副总设计师黄伟芬27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欧洲空间局(ESA)的洞穴训练(CAVES)对中国创新和发展航天员训练技术有很好的借鉴和参考,“中国目前正在探讨在国内开展CAVES的可能性,也进行了一些选址。”但对任何人员和机构来说,深入到复杂的洞穴,尤其是没有地图或未被勘察过的洞穴,存在巨大风险。黄伟芬介绍,欧洲空间局已形成一套规范科学的流程。在与外界隔离的深邃黑洞中居住并合作完成8项任务

  【摘要】 他们共同构成一个“乘组”,6天6夜的时间里,在一个与外界隔离的深邃黑洞中居住并合作达成目标。完成训练的航天员被称为洞穴航天员,他们将任务全程各自采集的数据来进行了后期处理分析,并参与了任务的反馈与总结,最后获得了欧洲空间局颁发的证书。

  新华社北京7月27日电题:中国航天员中心副总设计师:洞穴训练怎么练新华社记者、李国利、饶力文中国航天员中心副总设计师黄伟芬27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欧洲空间局(ESA)的洞穴训练(CAVES)对中国创新和发展航天员训练技术有很好的借鉴和参考,“中国目前正在探讨在国内开展CAVES的可能性,也进行了一些选址。”但对任何人员和机构来说,深入到复杂的洞穴,尤其是没有地图或未被勘察过的洞穴,存在巨大风险。黄伟芬介绍,欧洲空间局已形成一套规范科学的流程。在与外界隔离的深邃黑洞中居住并合作完成8项任务这次CAVES有6名航天员参加,其中2名美国航天员,俄罗斯、中国、西班牙、日本各1名航天员。他们共同构成一个“乘组”,6天6夜的时间里,在一个与外界隔离的深邃黑洞中居住并合作达成目标。这些任务最重要的包含对洞穴未知区域进行探索和勘测、将测量数据生成3D图像、实时对环境参数进行监测、开展生物与微生物研究、进行地质考察研究、对洞内水质进行采样研究、视频日志制作、营地管理等8项。在此期间,航天员们始终在没有自然光线和其他支援人员的情况下展开协作,但同时又和地面团队做沟通以达到目标,其操作方式就和在太空的航天员一样。哪些装备必须携带?带多少食物到地下?探索哪片区域?谁是领导角色,谁是执行角色?这样一些问题全权由航天员们自己决定,需要团队决策技巧。准备时间超过任务时间这次CAVES分成任务前、任务中、任务后3个阶段,当地时间6月24日至7月1日为任务前阶段,共进行8天的准备训练;7月1日至7月7日为任务中阶段,共进行6天6夜的洞穴探索;7月8日为任务后阶段,进行1天的反馈总结。CAVES的准备训练非常细致。在8天时间里,从喀斯特地形地貌和营地、探洞装备介绍,到CAVES任务目标与概述、对洞穴中食物进行品尝与选择和涉水、洞穴勘测、洞穴行进、洞穴探险与定向、垂直上升下降、负重攀爬等技术训练,一环扣一环,反复演练。对个人装备极其重视CAVES对个人装备极其重视。可以说,任务前阶段的重中之重就是对个人装备进行极其全面的准备。个人装备最重要的包含探洞服、潜水服、安全背带系统、安全头盔、照明系统和上升器、下降器、安全挂钩,以及探洞背包、急救物品等。因为在洞穴中,要不断攀爬、涉水、穿越缝隙,这些装备是航天员生存的基础。而且,洞穴中极其危险,详尽的应急措施,更是航天员生存的保障。特别的重要的是,这些装备在CAVES绝大部分时间里,都要穿戴在航天员的身上,随时供航天员使用。而这些状况,与航天员在太空执行任务时非常相似。测量数据为下次CAVES所用7月1日上午,这次CAVES工作人员就洞穴安全、责任及紧急状况处置进行了详尽介绍和说明;下午,“乘组”准备及打包探洞装具。当地时间19时10分,“乘组”正式入洞。任务中,只有专职摄影师跟随“乘组”入洞。“乘组”只可以通过洞穴通讯系统与地面团队保持联系。入洞后,“乘组”先在根据上一次CAVES所得资料确定的地点安营,然后以此为中心向四周探索并完成各种任务。这次CAVES所收集的所有勘测数据,“乘组”在后期通过与地面团队合作,对数据来进行下载、整理、分析并生成一个3D洞穴地图,这也是每次CAVES的关键任务——新地图将成为下次CAVES的资料。当地时间7月8日,CAVES召开总结会。完成训练的航天员被称为洞穴航天员,他们将任务全程各自采集的数据来进行了后期处理分析,并参与了任务的反馈与总结,最后获得了欧洲空间局颁发的证书。